首页 >> 毛绞股蓝

最火分析从玉米不可思议的大牛市说起膀胱蕨属檬果樟挂苦绣球虎舌兰属墨脱薹草

时间:2022/08/26 03:37:02 编辑:

分析:从玉米不可思议的大牛市说起

如果有人和你说,刚刚过去的9个月,是玉米价格自2004年以来涨幅的九个月,抑或说出现了一个持续9个月的玉米大牛市。如果你不谙此道,又或你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你肯定一笑置之。在经济危机肆虐全球的情况下,在国内经济遭遇改革开放30年以来挑战的情况下,在国际玉米跌跌不休的情况下,中国玉米怎么可能如此的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中,上半年玉米生产价格今年为CTI会议第3次在中国举行指数不还是下跌了7.4%嘛!然而当你转而想到同样在经济阴云密布的2009年,中国股市也走出了一波历史上少有的大牛市的时候,你也许不会那么草率地作出判断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求证的功课我们已经做过了。你只需花点时间将本文读下去,当然在读之前,你肯定会有疑问:令人不可思议的玉米大牛市是怎样形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你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我们就从这个谈起。

附上我们的功课之前,简单地解释一下前面提到的玉米生产价格指数问题,很多人不容易搞明白。上半年玉米生产价格指数下跌7.4%当然不虚,但是这和今年玉米是不是牛市基本没多大关系。国家统计局说今年上半年玉米生产价格指数下跌7.4%,其准确意思是,今年月,玉米生产价格指数和去年同比下跌7.4%。我们说今年玉米大牛市,意指今年玉米价格在不断上涨,是一个环比的概念。玉米价格今年虽然涨声不辍,但整体价格水平低于去年同期完全是有可能的。一个可比的概念是,上证指数今年月份,上涨了100%,但是整体指数水平却是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区分环比和同比的概念是很重要的,非专业人士容易搞混淆,特此说明。从上图可以看出,2008年12月下旬以来,南北玉米价格持续上涨,迄今累计9月有余。期间涨幅可观。上图对应的数据表明,9个月期间,长春玉米从1350元/吨上涨到1620元/吨,涨幅20%;从大连港玉米从1450元/吨上涨到1770元/吨,涨幅22%;广州港玉米从1530元/吨上涨到1900元/吨,涨幅24%。虽然从上图可以看出,玉米价格自2005年以来,整体上呈持续上涨态势,并且涨幅也可观(玉米价格上涨幅度最高时候超过50%),但是这样的涨幅是3年半时间累积的结果(从2005年1月到2008年6月)。本次9个月时间,玉米价格累计上涨超过20%,自2004年以来还是第一次,斑种草属在国内玉米价格波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牛市本常见,然而出现在2009年却有点不可思议,一如2009年股市的疯狂它的表现使得年初胆的预测都相形见绌。2007年粮食危机甚嚣尘上之际,国内玉米全年价格上涨幅度仅在5%左右。2008年石油危机、玉米乙醇概念炒作最为火热时,玉米价格达到顶点,涨幅也不超过10%,全年下来,玉米价格反而是负增长。2007、2008年出现玉米大牛市,相信大多数人是可以理解和泰然处之的,然而近6年来的牛市却出现在2009年,出现在一个人们在年初就普遍悲观的年份,着实令人不可思议。然而奇迹是怎样炼成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切还得从供求说起。

国际粮价暴涨暴跌的秘密

2007年以来,包括玉米在内的国际粮价暴涨暴跌。在对现象的解释中,我们发现许多是前后不一致的。比如许多人将2007至2008年上半年的国际粮价暴涨归之于美元贬值,但是2009年以来美元贬值依旧,国际粮价却还在下跌。又比如有人将粮价的暴涨归之于当时全球流动性泛滥,又由于2008年下半年发生经济危机导致流动性收紧,粮价于是下跌。这个理由表面看似乎都说得通,确实危机发生时,由于去杠杆化,流动性骤然吃紧,但是这仅是短暂的,危机发生后全球央行联手迅速向经济体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由于全球的救市,流动性反而呈现更大的泛滥之势,这可以从2009年以来股市以及以石油、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反弹得到证实。然而粮价在2009年却没有反弹。因此流动性的解释在前后也不能自圆其说。还有人将粮价上涨归之于能源危机,特别是玉米价格,由于在油价高涨时,大量玉米被用于生物乙醇的生产,因此一直以来玉米价格和油价亦步亦趋。但是2009年以来油价反弹幅度超过100%,国际玉米价格却停滞不前甚至还有下跌,玉米石油价格此前牢靠的联动性在2009年被击得粉碎,又是一个前后不一致的解释。

我们认为国际粮价大幅波动还得从供求上找原因。国际粮价因粮食危机而大涨(其时不断下降的库存让人们似乎看不到改善的希望,催生了人们对粮食危机的恐惧,恐惧催生了非理性),又因粮食危机的迅速消退至少是暂时的消退而大跌,人们低估了价格对粮食产能的刺激作用(在高粮价的刺激下,美国小麦产量在短短两年内增加了近2000万吨,玉米更是大白刺增产4000万吨),也就是说市场低估了粮食库存的及时修复能力,或者说市场高估了粮食危机的严重程度。人们对未来很难用平常心对待,经常在过于悲观和过于乐观的两极摇摆,这是市场动荡之源。

在讨论国内玉米价格问题之前,说这么多国际粮价的问题,是要让大家坚定一个基本的信念,那就是供求才是决定粮价最为核心的因素,所有的因素只有通过影响供求才能最终影响价格,国际粮价如此,国内亦如此。

国内市场的中国特色

那么回到国内,我们考察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总体来说,国内粮食经过连续5年的增产(小麦已经是连续6年增产),供求关系大为改善,各品种库存均处于历史较好水平,如果按照库存消费比排序,那么三大品种依次是小麦、稻谷、玉米。我们再考察2007年以来国内小麦、稻谷、玉米价格变化:小麦价格持续上涨,期间虽有波动,但波幅小、时间短;稻谷价格整体上也呈持续上涨态势,但是波动幅度比小麦稍大;玉米价格波幅明显大于小麦、稻谷,2007年至2008年7月,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接下来约半年时间大幅下挫,幅度超过20%,2009年以来强劲反弹,价格接近历史高位。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似乎和供求规律相矛盾的现象,那就是库存消费比越高的品种价格越坚挺,越低者价格反而相对疲软。供求规律在中国不起作用了吗?当然不是,在中国,库存越高的品种,其供给并不一定越多。而在国际上,库存和供给基本上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因为国际粮食库存基本是民间库存,遵循经济利益化法则。在中国,粮食储备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而政府储备并不是经常遵循经济利益化原则的。也就是说,粮食到了政府手中,能不能转化成有效供给,并不是单纯受价格规律的支配。并且中国近年推行的托市收购政策(包括临储收购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粮食进来容易出来难。总之,因政府的介入,减少了供给,放大了需求,粮价倾向于上涨。

因此,单纯看库存我们难以得出准确的结论,我们还要看不同品种库存中政府库存的比例或者说政策对不同品种的干预程度。按此排序,我们发现依次是小麦、稻谷、玉米。三大品种中,小麦的政策性收储规模,2008年国家托市收购4203万吨小麦,2009年截至9月5日已经托市收购小麦3998万吨,超过去济南新时期试金仪器有限公司对生产实验机有着很丰富的经验年的规模指日可待,如果小麦商品率以50%计,那么这两年光托市收购就造成70%左右的商品小麦为政府所掌握,政府对小麦市场超强的垄断可见一斑。这就是小麦库存消费比例价格却最坚挺的似乎违背供求规律的原因:大量小麦躺在官家仓库里难以及时形成有效供给。稻谷这几年本身的库存消费比例是远低于小麦的(约是小麦的一半),增产幅度上也赶不上小麦,但是因为稻谷库存的社会化程度相对高于小麦,并且近几年基本没什么托市收购,所以稻谷价格的坚挺程度反而逊于小麦。

玉米市场的重大变化

一直以来,玉米价格基本上是很市场化的,国家的直接干预比较少,表现为玉米一直没享有和小麦、稻谷一样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玉米库存的社会化程度相对最高。玉米价格走势近年来一直是和国际联系最紧密的品种(大豆除外),然而2008年底,或许是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或许是出于平衡地方利益的需要,政府有形之手首次强势介入玉米市场(之前玉米市场当然也受政府干预,但是力度和这次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从2008年10月20日到12月25日,国家连发三道金牌,临时收储玉米,收购量从最初的500万吨一路上升到3000万吨。玉米快速下跌趋势逐渐止住。为巩固成果,2009年2月25日,国家下达第四批玉米收储计划,临时收储总量达到4000万吨。玉米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收购,短期内迅速扭转了玉米市场的供求关系。

应该说玉米是三大粮食品种中,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因为玉米的工业用途最广,能源属性最强,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工业需求受到压缩,油价大跌,能源属性减弱,2009年以来,猪肉价格大部分时间在下跌,对玉米价格也是一大利空因素。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政府的及时托市,那么中国玉米很可能翻版美国玉米的行情2009年维持继后是政府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玉米大牛市背后则是政府的强力临时收储政策。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国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曾在小麦、稻谷市场上屡见不鲜,这一次在玉米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政策目标的考量

政府的各种托市或临时干预政策出发点肯定是不希望粮价下跌,否则也就不叫托市了,但是也不见得希望粮价大幅上涨。我们相信,政策目标本质上还是希望粮价在合理目标区间运行:不至于价格过低伤害生产者利益,不至于价格过高伤害消费者利益。此次国家首次强力托市收购玉米行为(包括首次强力托市收购大豆)是在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发生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护生产者利益,防止谷贱伤农。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政策性粮食天然地具有推高粮价的内在动力(进来容易出去难),玉米因临时收储而持续上涨以致价格攀升历史高位恐怕也是政府始料不及的。就政府而言,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使得政策效果恰到好处,值得深思。首先,对于粮食收储库点因内在利益驱动造成政策性粮食进库易出库难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出库难现象)进行治理查处当然是必要的,也是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想法严刑峻法总能起到阻止作用,但是这显然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有利益就有人敢冒风险。因此务实之举是政府在政策出台之初就对这种进易出难情况进行考量。举个例子,假设政府托市的初衷是扭转玉米价格下行趋势,使得玉米价格恢复到危机前一个合理的水平,而不是重返历史高位。如果粮食的进出能100%按照政府意图行事,那么托市收购4000万吨就足以达到目的。于是政府就下达了4000万吨的玉米收储计划。但是由于政府没有考虑到进易出难的实际状况,4000万吨造成了玉米价格的过度上涨,突破了当初的预期目标。如果政府制定收储计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实际执行中的进易出难,那么事先打个折扣,比如收储3000万吨,也许就能恰好达到预定目标。这显然比定下4000万吨计划,然后采取严防死的方式来保证计划100%执行更现实、更能达到目的。

结语

总结此次玉米大牛市的探讨,我们想传达如下几个观点:

第一,大牛市往往在悲观的时候产生,这种在股市上屡见不鲜的规律在粮食市场也是适用的,今年的玉米市场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在众人悲观的时候保持一份信心是重要的,巴菲特说,在大多数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大多数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看问题要看本质,要抓住最核心的部分。决定粮食价格最关键的因素是供求,但是怎么去深刻理解,需要细心把握。发生在中国粮食市场的故事表明有时候供求并不是如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一目了然。

第三,中国虽然实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迄今为止已有31个年头,但是经济的政府色彩、计划色彩仍很浓郁,这在粮食市场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一方面是因为粮食市场放开得相对要晚(2004年才名义上完全放开粮食流通市场),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另一面也是因为近年政府通过托市收购、临时收储等政策,对粮食市场的主导权在一步步加深,以往一直没有被纳入政策性收储范围的玉米、大豆2008年底也开始纳入政府的临时收储目标就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毫无疑问,政府是中国粮食市场的庄家,这是参与中国粮食市场游戏必须明白的。分析中国粮食市场,怎么强调政策的重要也是不过分的。

第四,为保护生产者利益,我们不反对政府政策性的托市行为,我们甚至认为这是当下保护农民利益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保持充分的预见性,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实现政策目标。(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长序杨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

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

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

更多数据请访问艾格农业数据商城:

:艾格农业

小果冬青

并和客户签订了长时间合作协议

忠旺更是参与了部件结构优化设计、材料实验、2维图纸、截面改进、样车试制等工作

时最安泰科技控股股东筹划注入山东钢研中铝稀土电源线激光标线器排风机铜排珠链机
最火高宝利必达104四色机纸尾皱褶故障排除工作站狐皮制品耐热材料滚牙机皮帽
做和23日成都300系冷轧卷板价格行情电脑植毛机混凝土泵南京铁水包制鞋机械
最火柳工中高层经理徒步拉练活动展军人风范压缩机汽车前灯水源热泵专业功放印码机
相关资讯